在排卵期之前,小龙虾交配后公虾的精液就储存在母虾的卵巢内,当排卵结束后就会受精变成蛋黄色,经过20天左右的受精孵化,虾仔就会再次变成酱黑色。虾子变成酱黑色以后,根据温度不同,爆卵周期也就不同,大概在10-25天不等,虾苗就会破卵脱离母体,脱离母体5-7天内,幼苗还需要回到母虾腹部继续吸收营养,这个阶段母虾基本不会变换栖息位置,幼苗也不会游离太远,基本还是保持在原地不动。因此时间过程可以概括为:种虾交配,然后排卵7-15天,卵仔受精,孵化育苗10—30天,整个过程约60天到75天左右,温度不同时间还会有所差异,也有种虾11月抱卵,由于温度太低,一直到第二年三月虾苗才脱离母体。
小龙虾的怀卵量较小,根据规格不同,怀卵量一般在100-700粒,平均为300粒。卵的孵化时间约为14-24天,但低温条件下,孵化期可长达4-5个月。小龙虾幼体在发育期间,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供给,刚孵出的仔虾需在亲虾腹部停留几个月左右,方脱离母体。
不同体长小龙虾雄体抱卵量不同:全长7-8(厘米)平均250粒卵、全长8-9(厘米)平均370粒卵、全长9-10(厘米)平均480粒卵、全长10-11(厘米)平均615粒卵、全长11-12(厘米)平均730粒卵、全长12-13(厘米)平均820粒卵。
实际上只要温度适宜,从酱黑色的卵到幼虾出壳是比较快,小龙虾发展的最缓慢的是卵巢,从交配后到卵巢发育成熟,大概需要2个月的时间,而小龙虾出壳的快慢又和水温及溶氧有关。水温高溶氧高,小龙虾幼苗出壳就快,反之就很慢。如果时间晩(十月份后)再留种,由于气温较低,可能小龙虾幼苗脱离母体后,就会出现严重的冻死冻伤现象。而大部分则可能会继续被母虾带着,要到第二年开春气温回暖后,才会脱离母体。而如果是在九、十月脱离母体的幼虾(秋繁苗),还能有一段比较好的生长时间,也能对环境更适应,成活率肯定会比十一月份脱离母体的幼虾会更高。
总之,你发现虾卵呈酱黑色,说明幼虾即将破壳,你这个时候最需要做好的就是肥水工作,让水中的浮游动、植物多起来,幼虾脱离母体后,有充足的开口食物,生长的就会更快。
如何提高龙虾抱孵率?
1.保持水体肥度及水环境的稳定性,龙虾幼体捕食动物性的浮游生物,卤虫无节幼虫是第1期幼体的适宜饵料。
2.选留小龙虾亲虾应该在10月龄以上、体重35克左右、体型标准、体质健壮、附肢齐全、无病无伤和生命力强的个体,母体健壮才能保证抱卵率,保证受精卵质量。
3.雌、雄比例一般为3~4:1。即一夫多妻制。如雄性小龙虾条件较好时,可将投放比例定为5~6:1;较差时则定为2~3:1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塘内雄虾过少,会减少受精率,而雌虾过少则会降低抱卵率。
4.从9到10月份开始,龙虾基本都开始进入抱卵高峰期。小龙虾交配繁殖期间禁用刺激性的药物,定期使用解毒产品降解池塘毒素。
5.产卵水温在22~25℃为佳。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,卵粒容易变质,在温度过低时,孵化时间则会更长,异型卵也会增加,所以控制水温很重要,我们要学会通过加深和降低水位,来控制水体的温度。
6.提高龙虾的活力,白露过后早晚气温水温温差大,小龙虾有些体质活力差,螯足拿起无力、虾子不活跃,少数在地笼或池塘边死亡,交配抱卵率低,建议在昼夜温差大时,饲料中拌保健品(建议选择正规渔药厂家的渔药)内服,15天/1次疗程(6天一个疗程),增强免疫力,促进交配抱卵孵化率高,投食饲料+杂粮(玉米、麦子、黄豆)营养均衡搭配。